兩年前看到「超輕量登山野營技巧」這本書之後,開始著手設計自己的輕量化登山道具。
從那之後,我都維持在三天行程14公斤以內(含1.5公斤三人帳棚+食物+水)。
對我而言,輕量化最難突破的是水,我很容易流汗,早年於中級山幾次差一點渴死(當然沒那麼誇張),所以出門前都會先研究是否有水源,不然就必須背幾公升的水出門。
後來,為了讓自己適應負重,所以爬中級山也會故意增加背包重量。維持在10公斤左右。
我沒有要愈背愈重,但是我希望自己能夠對10公斤這個重量有一定的概念。
如此,哪一天突然增加一點重量時,起點是10公斤,而非0公斤。
可是攤開自己的裝備清單,一直以來總是用農場包,怎麼變輕啊?!
「換輕一點的包試試看吧!」
是要我花錢買一個試背,一旦不滿意就放蝦皮便宜賣的意思嗎?
不要拿錢開玩笑。
我這幾年閱讀過很多資料,Zpacks、Hanchor......之類的輕量化背包確實有很多次進入我的購買名單,可是我太多次看到用家寫的「不好背」之類的話。所以,我就繼續死守農場包。
只能說我曾經歷過不OK的背負系統(美國某G牌),不想再給這種經驗任何一次機會了。
我也試過沒有背負系統的登山包(負重超過5公斤),那真的是要命。可能我的肉體很貴氣吧!總之就是讓我寧願把自己的下盤練壯一點,也不想讓腰、背超過負荷。
幾個月前,買了農場的Stein 65L,這是在經過一番天人交戰後的消費。淨重2.2公斤,感覺很重喔!
放屁,你去看那些65公升的其他牌登山包,譬如很出名的魚鷹那一款,也是2.2公斤。網路上一堆人說魚鷹的這一款好輕,但是卻有一堆人說農場的就是比較重。
好啦,那不是重點。
Stein 65L 2021年春季正式從官方網站消失,後來就開始出現低價品。
我用幾乎半價買到綠色版本。裝滿之後,除了帥,就是很想趕快背上她出去帥一下。
但是,我就是個變態。2.2公斤,我可以接受,但是「還是可以瘦身」。
文章開頭提到的那本書,裡面的各種偏激作法,我倒是執行了很多。
其中就是「剪、剪、剪」!
Stein 65L再次被我給剪掉幾個「沒用」的東西。
譬如
左右兩個側袋外的一對穩固帶,沒用,剪。
底部本來用來外掛睡墊的一對織帶,沒用,剪。
內部分隔睡袋的塑膠墊片和織帶,沒用,剪。
頂部綁住物品的織帶,沒用,剪。
......總共剪掉100克。
「這樣你也好啊?」
因應個人需求,這幾條織帶完全用不上,或是沒用過。
整理配備時,這幾條織帶搖搖晃晃,不然就是礙手礙腳,看了就不爽,剪掉只是剛好而已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