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5月25日 星期三

歌劇中毒者的Xelento雜記(三)

 前面兩篇,我用的是原廠線,原廠耳塞,那都是Beyerdynamic的東西,性質如何?我都初體驗。

最近我比較常使用傳統3.5方式(ZX507搭配M7)聆聽,要「3.5比3.5」,好啦,將就一下。

但是怪怪的耳塞讓我覺得很不安。

原廠的耳塞是符合耳朵型態做模,必須對準後直接塞入耳洞,並非傳統的塞入後轉到定位。我總是塞得亂七八糟,尤其是右耳,拉完耳洞旁的皮膚,還是覺得鬆弛,有漏音的嫌疑。

這個設計,經過我試驗,隔音效果不好,而且只要稍微走動,或是外界有中低頻噪音,就會影響到Xelento的低頻。我指的不是輸出,而是傳達到耳朵後會減損。

加上有幾首流行歌,有空間感,卻更傾向在淺坑洞穴內演唱。「不應該如此」的O.S.就一直在心裡浮現。

已經burn-in 48小時了。不然把M7使用的Spinfit耳塞借來試聽。

然後,我花了半小時,將前面一篇提到的樂段,及幾個流行音樂都重新聽一次。

哈,很好,非常好。這樣就八九不離十了。

********

儘管在討論區,很多人說原廠的耳塞最能展現特質,譬如空間感、低頻等等。也有人買了不同品牌及設計理念的耳塞試聽,但是畢竟每個人的耳朵、耳廓不同,甚至可以說我們的左右耳都不會一樣大、一樣深。因此,還是那句話,耳聽為憑,自己喜歡才是最重要的。

這裡選的是Spinfit CP-100+,還有CP360,前者管子比較長,後者的比較短(用來對應XM4或M7的設計)。花10秒順利塞入後,先聽之前提到的歌劇。

空間感比較差,擠一點悶一點,換來的是溫暖一點(很扯吧!)的音色,人聲不再前衝,往後退了幾步。所以我可以再增加一點音量。

高頻量感明顯被消掉一些,所以不再刺耳,因此增加的音量,也不會造成耳力負擔。和樂器樂團的「千本櫻」(FLAC檔),「腰部」以下胖了一圈,鼓聲開始有形有量,咚咚咚也更凝聚。

不過低頻延伸,在量足夠的情況下,尾段收得比原廠早一些。

本來的「筒聲」完全沒了。整體愈來愈像M7的大升級版。

重新聆聽中島みゆき的「歌旅」,這是2007年演唱會的96/24版本。歌手聲音的圓滑感、厚度都回來了。甚至我還聽到一堆奇怪的現場雜音(原廠的耳塞呈現更多)。

截至目前為止,我覺得Xelento有幾個特色是確定的(相較M7):背景偏深藍(M7幾乎全黑)、鑑聽味更重、厚聲底、稍微冷一點(SONY的甜蜜點設定很厲害)、古典音樂及歌劇的詮釋都更到位,以上都是傳統非平衡線的聆聽結果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