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6月16日 星期四

歌劇中毒者的Xelento雜記(十六)

 今天一口氣聽了五張維也納新年音樂會。

其實我根本沒興趣湊這種熱鬧。

起頭是

Muti 2021。奇怪,聽來怎麼少一個味道,感覺樂團的聲音是死的。

一看資料才發現,原來是因應武漢肺炎影響,有史以來第一次沒現場觀眾。也就是這個新年音樂會等於常見的維也納愛樂錄音。

不過,聽來就是很呆板。

我猜想應該是Muti的關係。

他都可以在接任alla Scala歌劇院期間,砍掉所有花腔段落,讓這些聽到都快爛掉的劇碼,終於「有其他抱怨的理由」,那麼Muti就可以讓充滿歡樂氣氛的華爾滋聽來像冷掉的濃縮咖啡。

Crema都化掉了,只剩下苦澀的濃濃黑咖啡。

第二張:Karajan 1988。

我的第一張CD,購於1990年。到2000年為止,聽過至少一百次。

現在聽來,不只重溫,還覺得很溫暖。

我曾經拿這一張CD去某顧問家聆聽,他家的系統能夠再生無與倫比的音響效果,我會喜歡厚聲底,都是他害的!

我一直記得拿這張CD去播放時,一群人訕笑的嘴臉,「你是不會拿一些有音響效果的來喔」。

阿就沒有ㄇㄟ,我只聽有音樂性的音樂。

「這張我看看封面...」顧問拿去看了,落了一句「不像DG的錄音,很溫暖。」

Kathleen Battle唱「春之聲」時,一群人都閉嘴了。儘管不是所謂發燒片,但是KB溫暖的聲音,還有、還有,幹,她怎麼好像站在那裡。

第三張:Kleiber 1989。

沒什麼好懷疑的,這就是極度爽朗的表情。聲底也是溫暖,但是感覺舞台比前一張「離我近一點」。

第四張:Kleiber 1992。

奇怪,怎麼舞台變得遠一點,感覺好像今年買到的位置比較靠後段。而且比較冷。弦樂的質感沒了。

第五張:Barenboim 2022。

相較2021年,有觀眾,聲底厚了一點點,可是錄音品質沒有比較好。感覺是有雜質的、不順暢的。

沒有留言: